更新记录
2016.6.30:在线民间偏方查询完成上线

在线民间偏方查询

所谓偏方,是指药味不多,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。这里分类整理了当前常见的民间中医偏方供大家查询。但其中使用方法还请遵照医嘱进行,切记勿自行随意用药!


搜索民间偏方:
名方分类:内科 外科 肿瘤 皮肤 五官 妇科 男科 儿科 保健 药酒 其他
民间偏方 / 其他 / 中医养生 / 被“春困”缠绕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

被“春困”缠绕

在一家公司做文员的阿May近日总觉得困倦,上班打文件时常常出错。昨晚,她早早上床,睡足九个钟,但早上起来后依然没精神。回到公司,见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哈欠连连,一个个都说没睡醒,困。
过了惊蛰,万物苏醒。经过漫漫寒冬,人体阳气消耗不少。初春时阳气升发不足,人就感到非常困乏。中医脏腑学说认为,春天是肝气所主导的季节,肝气旺盛,肝胜脾(木克土),脾胃不能很好的运化水湿,容易引起水湿内困,加上春季阴雨绵绵,外湿困阻脾胃阳气,引起人体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,所以才会感觉疲乏、嗜睡,这就是中医讲的“春困”。
脾虚湿困是春困的基本病因,应健脾去湿,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春困的最好途径。
一宜:宜在阳光明媚日子多到户外活动,吸取自然阳光之气,以养自身阳气。
《素问-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,逆其极,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”根据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理论,春季正是气温渐渐回升,阳气逐渐回复的时候,此时养生宜注意保养阳气,才能顺应季节的变化。
二宜:宜省酸增甘,补益脾胃
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说“春七十二日,宜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意思是说:春季肝旺之时,要少食酸性食物,否则会使肝气更旺,伤及脾胃。此时可以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,如瘦肉、蛋类、牛奶、蜂蜜、豆制品、新鲜蔬菜。由于春季肝气旺、脾气弱,而脾胃主四肢,脾气不旺,四肢酸软无力,所以还要补脾。药补不如食补,补脾多吃鲫鱼、胡萝卜、苹果、淮山等。健脾去湿的方法包括——
1、食疗法:
★白鲫鱼煲汤:用油将鱼两面煎黄,用开水猛火煲汤,煮成白色乳状。然后加砂仁3克、陈皮3克、香菜20克、生姜10克,稍滚三分钟。鲫鱼性甘平,补而不燥,健脾去湿,而且还含有丰富的营养。中医认为此方补脾胃非常好。
★田艾煲鲫鱼:田艾30克,鲫鱼250克,生姜10克,煲汤,不仅健脾去湿,还可以预防蚕豆病。
★砂仁苡米淮山粥:砂仁5克,苡米30克,淮山30克,大米100克,煲粥。
2、药疗法:
①如果春季得了胃肠型感冒,感觉整身困倦、胃口不好、大便烂、脘腹胀满、舌苔厚腻,可服藿香正气丸或者藿香正气水。
②如果平时脾胃虚弱者,出现胃口不好、大便稀溏,感觉困倦,可服参苓白术散调补脾胃。
3、外洗去湿醒脾法:
用生姜100克、陈皮20克、薄荷30克煮水洗澡,可以暖脾胃、去湿、解困,如觉得烦琐,可以用此水泡脚。
三宜:宜条达肝气
《素问-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春三月,此为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”
春季是肝气舒发的季节,因肝喜条达而恶抑郁,此时宜顺应自然,条达肝气,舒畅情志。常到野外进行有益的体育和文娱活动,放松身体,开畅情怀,勿生恼怒,可以运行气血,以解春困。

脚本之家在线工具站提醒您: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

关于民间偏方大全

什么是民间偏方?

  所谓偏方,是指药味不多,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。数千年来,在我国民间流传着非常丰富、简单而又疗效神奇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、秘方、验方,方书著作浩如烟海。本站特将流传于民间的偏方加以收集整理,汇集成这一《民间偏方大全》,共收录了各类偏方、验方、秘方7000余条。
  此《民间偏方大全》之食疗、土方精选,所用方材均以民间土方、偏方为主,不仅易找、易买、易用,而且疗效神奇,又无副作用。它汇集了古今诸多名方、妙方、秘方,最适合家庭使用。当您患有疑难病久治未愈时,不妨试一试这些民间偏方,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。这些民间偏方不但适合家庭进行自我治疗,对医院的一些中医以及西医专业医生来讲,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。
  注意:偏方疗效会因时令、地域和各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而异,请采用本站的偏方方剂时,要根据地域和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选用合适的方剂,适时地进行疗补。

脚本之家工具类小程序上线了!微信小程序搜索 脚本之家工具箱 或者扫描如下小程序码直接打开小程序!


为回馈广大用户对脚本之家的关注,脚本之家不定期开展红包、图书、礼品大放送活动

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即可参与活动!

最后,感谢您对脚本之家在线工具的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