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记录
2016.6.30:在线民间偏方查询完成上线

在线民间偏方查询

所谓偏方,是指药味不多,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。这里分类整理了当前常见的民间中医偏方供大家查询。但其中使用方法还请遵照医嘱进行,切记勿自行随意用药!


搜索民间偏方:
名方分类:内科 外科 肿瘤 皮肤 五官 妇科 男科 儿科 保健 药酒 其他
民间偏方 / 其他 / 中医常识 / 中成药治疗小儿厌食症上一个 查看全部 下一个

中成药治疗小儿厌食症

中成药内治法
1.积滞伤脾型: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,毛发稀疏,精神不振,困倦喜卧,脘腹胀满,或食则呕吐,手足心热,烦躁易怒,口干,夜寐不宁,大便溏薄或干结,小便黄浊如米泔,舌苔浊腻,脉滑细。当以消积理脾为治,可选用肥儿丸,每次6g,每日3次;复方鸡内金片,每次3片,每日3次;江中健胃消食片,每次3片,每日3次;麦芽片,每次3片,每日3次。
2.虫积伤脾型:主要表现为面黄肌瘦,毛发稀疏,精神不振,困倦喜卧,脘腹胀满,时或腹痛,疼痛位于肚脐周围,大便常规检查可发现蛔虫卵,舌淡苔薄,脉细弱。当以健脾消食杀虫为治,可选用驱虫消食片,4岁以下儿童每次1~2片、5~8岁儿童每次2~3片、9岁以上儿童每次4~5片,均每日2次;乌梅丸,每次3g,每日2次;使君子丸,每次3g,每日2次。
3.脾虚气弱型:主要表现为面色黄暗无华,形体枯瘦,发结如穗,精神萎靡,目光无神,纳呆厌食,睡卧露睛,脘腹胀满,或有低热,大便完谷不化,尿如米泔,舌质淡红,唇淡苔腻,脉濡细而滑,指纹淡紫。当以益气健脾消积为治,可选用参苓白术散,每次5g,每日3次;黄芪精颗粒,每次5g,每日3次;补中益气口服液,每日3次,每次1支;参芪五味子糖浆每次10ml,每日3次。
4.气血两虚型: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,唇干口渴,头大颈细,骨瘦如柴,腹部凹陷如舟,发育迟缓,神疲困倦,睡卧露睛,哭声无力,纳呆厌食,大便溏泄,脉细弱无力,指纹淡。当以益气养血为治,可选用八珍口服液,每次1支,每日2次;复方阿胶口服液,每次1支,每日2次;阿胶当归合剂,每次10ml,每日3次。
中成药外治法
1.伤湿止痛膏:吴茱萸适量,研为细末,用米醋或蛋清调为糊状,外敷肚脐处,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,一般贴后1~4小时可止呕。可温中健脾。
2.藿香正气水:吴茱萸适量,研为细末,用藿香正气水调为糊状,外敷肚脐处,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,每日1换,连续2~3天。亦可温中健脾。或取纱布一块,用藿香正气水浸透后取出外敷肚脐处,再用敷料包扎,胶布固定,每日1换,连续2~3天。可温中止呕。
3.山楂丸:取本品1~2粒,研为细末,用米醋或蛋清调为糊状,外敷肚脐处,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,每日1换,连续2~3天。可健脾消食。
4.小儿健脾贴膏:每晚洗浴后,取本品1张,外贴于肚脐处并固定,每2日换药1次,连续3~5次。可健脾消食。

脚本之家在线工具站提醒您: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,使用前请遵医嘱。

关于民间偏方大全

什么是民间偏方?

  所谓偏方,是指药味不多,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。数千年来,在我国民间流传着非常丰富、简单而又疗效神奇的治疗疑难杂症的偏方、秘方、验方,方书著作浩如烟海。本站特将流传于民间的偏方加以收集整理,汇集成这一《民间偏方大全》,共收录了各类偏方、验方、秘方7000余条。
  此《民间偏方大全》之食疗、土方精选,所用方材均以民间土方、偏方为主,不仅易找、易买、易用,而且疗效神奇,又无副作用。它汇集了古今诸多名方、妙方、秘方,最适合家庭使用。当您患有疑难病久治未愈时,不妨试一试这些民间偏方,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。这些民间偏方不但适合家庭进行自我治疗,对医院的一些中医以及西医专业医生来讲,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。
  注意:偏方疗效会因时令、地域和各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而异,请采用本站的偏方方剂时,要根据地域和自己的身体情况有选择地选用合适的方剂,适时地进行疗补。

脚本之家工具类小程序上线了!微信小程序搜索 脚本之家工具箱 或者扫描如下小程序码直接打开小程序!


为回馈广大用户对脚本之家的关注,脚本之家不定期开展红包、图书、礼品大放送活动

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即可参与活动!

最后,感谢您对脚本之家在线工具的支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