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上的11月29日
今天是(阳历):

阴历(农历)

历史上的11 月 29 日

革命先烈邓演达殉难

     邓演达是中国国民党左派领导人之一,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者,可敬的爱国主义者。他以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,在民主革命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,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。

  邓演达1894年生于广东惠阳,他早年的学习生活都是在军事学校中度过的。他先上广东陆军小学,在那里加入同盟会,继而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、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,后又进保定军官学校,在校学习期间,他努力钻研,刻苦锻炼,希望以军事报国。

  邓演达在青年时代,深受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领导的民族、民主革命运动的影响,从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,他参加了孙中山在南方建立的国民党武装力量援闽粤军第一师,从此成为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。他对国民革命夙具忠心,英勇善战,受到孙中山的器重,是孙中山的亲密助手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,他竭诚拥护孙中山“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”三大政策,积极协助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,先后担任该校训练部副主任和教育长等职务,同共产党人真诚合作,为教育和培养新型革命军队,做了出色的工作。

  孙中山逝世以后,国民党右派势力猖獗一时。邓演达和中国共产党人、国民党左派人士一起,坚持正义立场,坚决反对右派的倒行逆施,成为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。1927年,蒋介石叛变革命,背叛了孙中山提倡的“三民主义”,邓演达以坚定的国民党左派立场,毅然决定脱离国民党政府。他同宋庆龄、陈友仁一起,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,在莫斯科发表了《对中国及世界革命民众宣言》,对国民党右派制造国共分裂,给予严厉的抨击。为了进一步揭露国民党右派的反动阴谋,邓演达于1930年领导成立了“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”(即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),以图复兴中国革命,推翻当时国民党独裁政府的反动统治,继续完成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历史使命。

  邓演达在致力理论宣传工作,揭露和抨击蒋介石集团的同时,还积极多方联络反蒋势力,策划军事倒蒋。由于邓演达等人的积极工作,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声势日渐扩大,严重地威胁着蒋介石的反动统治。为此,蒋介石出重金悬赏捉捕邓演达。由于叛徒告密,邓演达在上海被捕。蒋介石用尽手段,威胁利诱,邓演达始终正气凛然,坚贞不屈。1931年11月29日,邓演达在南京麒麟门外被秘密杀害,时年36岁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为表彰邓演达英勇忠烈,追认他为烈士,并于1957年11月将其遗骸从遇害处迁葬于中山陵左侧,并为他重新修建了陵墓。